2023年5月21日,我们迎来了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今年的助残日主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帮助这一特殊群体,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对于聋人群体,唐帅比一般人更感同身受。唐帅,父母都是聋人,而他是健全人。5岁时,他就能用手语为父母所在工厂的聋人当手语翻译。从2006年开始,唐帅协助公安司法机关办理聋人案件,成为专职手语翻译。
他在工作中发现,公安司法机关办理聋人案件时聘请的聋哑学校老师,往往不是法学专业出身,有时难以对当事的聋人有效解释法律规定,而聋人也较难通过文字进行有效交流。“针对聋人群体的公共法律服务,需要既懂法律又精通手语的人。”一起聋人案件,所花费的精力往往是一般案件的两三倍,聋人是多么需要法律咨询和援助。唐帅说:“我既然干了这件事,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
2022年,唐帅所在的律所与西南政法大学合作,开设“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培养懂手语的法律人才。他说:“无声世界成就了我,我要用心、用手与聋哑人紧紧相连,让他们‘听’到法治中国的足音!”
2014年10月1日,山东青岛一名女子用轮椅推着一位大约六七岁的男孩,朝K1路公交车方向走来,热心肠的卢振华见状赶紧下车,将行动不便的孩子抱上车,又将轮椅拿上车来。次日,卢振华再次碰到这对母子,他立刻上前将孩子抱上了车。孩子的妈妈被卢振华的热心感动,就将孩子的情况如实相告。
孩子名叫赫赫,当时7岁了。因为出生的时候重度窒息导致脑损伤,因此无法站立行走和说话。为了孩子,这位母亲全职在家,每天搭公交车去市区陪孩子做康复治疗。一家人全靠着赫赫父亲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母子俩的故事,让卢师傅难过又心疼。下班后,卢振华立刻将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师傅于义睦。从此,每天发车的时候,于义睦和卢振华都会背着赫赫上下车;返程的时候,工作室的同事们无论是谁在班,也都会这样做。
这一背就是好几年,在大家的热心陪伴下,赫赫从不会说话,到现在能断断续续说出“爸……爸,你……好”等简单的问候语,从原来不会走路,到现在可以自己步行几十米。卢振华说,“孩子康复得很好,他很高兴也很快乐,现在他都叫我卢爸爸。”生活多风雨,他们却能用爱心和耐心,撑起一把大伞,守护着一个困境家庭的求医路,让我们看见平凡岗位上,爱与善良创造的无限可能。
他叫陆鸿,来自江苏苏州,就是这样一位脑瘫患者,大家都叫他“中国阿甘”“傻子厂长”。在陆鸿不到1岁的时候,一次突然的发高烧,引发“中毒性脑炎”,这直接导致他小脑神经失常,俗称“脑瘫”。陆鸿毕业后,原本说好的就业单位,却将他无情地拒之门外。
2022年,陆鸿开始尝试创业,虽然有所收获,但生意还是不太理想。直到2007年,陆鸿开第一家淘宝店后,命运才开始有了新气象。2012年,陆鸿用赚到的钱,盘下一家照相馆。陆鸿回忆:“因为我这个人拍照,永远也拍双赢彩票不好,因为我头会晃晃”。由于这个原因,他学会了P图绝活,“我能把我所有的缺点都P掉”,这手绝活让陆鸿火了!找他拍照的人越来越多了,照相馆生意也越来越好。一些顾客还会提出相关的需求:“你有照片,怎么没有相册?”这让陆鸿启发很大,他立刻萌发了新的创业之道:照相配套相框。
2017年,在陆鸿创业最艰难的时刻,吴江区残联向陆鸿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短短的几年里,他的相册厂从原来的家庭小作坊,发展成为正式的企业。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
但陆鸿坚决“残疾人优先”原则招人,他没有什么歧视与偏见,他只是想向世人证明,残疾人是有用的!这家纸制品工厂从原来的3人员工,增加到了42人,其中,30人是残疾人。聋哑人可以操作机器,肢体残疾可以做电商客服……各司其职。就业让他们更加自信,绽放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上海永康路上,有一家特别的咖啡店,店员通过“熊爪”将做好的咖啡,从墙上的“山洞”中递出,顾客在等待咖啡时,还可以和“熊爪”互动。这家咖啡店采用无交互式的购买体验,饮品单二维码挂在墙上,顾客可以自助扫码下单。制作完成的咖啡会从洞口由毛茸茸的“熊爪”递出,可爱的小熊爪还会对你“比耶”,送出玫瑰、握握手、摸摸头等,卖萌技艺100分。
其实,咖啡店本身是个公益项目,店长便是一位聋哑咖啡师,在咖啡冲调比赛中还得过奖;而用熊爪递咖啡的店员是面部烧伤者。两人都是上海市残联技能培训班的学员,他们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为顾客带去暖心的服务。
当顾客逐渐了解到墙洞之后的故事,以及这家咖啡店为帮助生理残疾人士就业的初衷后,“打卡”的人变得越来越多,消费让我们紧密相连。
Copyright © 2023 双赢彩票(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备案号:冀ICP备13005834号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