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纸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楞纸结构及包括其的四层和多层瓦楞纸板。
2.瓦楞纸板,又称波纹纸板。由至少一层瓦楞纸和一层箱板纸(也叫箱纸板)粘接而成,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延伸性。主要用于制造纸箱、纸箱的夹心以及易碎商品的其他包装材料。
3.申请号为cn3.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二层瓦楞纸板,包括表层瓦楞层和里层瓦楞层,所述的表层瓦楞层和里层瓦楞层中的瓦楞纸的峰尖相对分布。
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多层瓦楞纸板,瓦楞纸与瓦楞纸之间均需设置芯纸进行固定以增加强度,这种结构单位面积纸板生产的需纸量大,且生产时的过胶量大、能耗高。
5.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瓦楞纸结构及包括其的四层和多层瓦楞纸板,通过特定工艺设计,生产出一种新型多层复合瓦楞纸板,其中叠加的瓦楞中间层之间峰尖相对并直接连接,无需额外设置芯纸层也能满足高强度性能要求,并且生产时只需峰尖过胶,大大降低了单位面积的需胶量和需纸量,凸显成本优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等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瓦楞纸结构,包括至少两层瓦楞纸,所述瓦楞纸由若干并排连接的瓦楞单元组成,所述瓦楞单元由两个对称连接的支撑部组成,每个所述瓦楞单元中两个支撑部的连接处以及相邻两个瓦楞单元的连接处均形成尖凸部,相邻两层所述瓦楞纸相对一侧的尖凸部对应直接连接。
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为曲形结构,以形成类正弦函数曲线.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为线性结构,以形成v形的瓦楞纸b。
9.作为优选,至少两层所述瓦楞纸为瓦楞纸a或瓦楞纸b中的一种,或者为瓦楞纸a和瓦楞纸b的组合。
11.作为优选,相邻两层所述瓦楞纸相对一侧的尖凸部之间的跨度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四层瓦楞纸板,包括第一表层纸、第二表层纸,还包括上述所述的瓦楞纸结构,所述瓦楞纸板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层纸和第二表层纸之间,且所述瓦楞纸1的设置层数n≥2。
13.作为优选,相邻两层所述瓦楞纸相对一侧的尖凸部相互粘接;所述第一表层纸与所述瓦楞纸结构一侧外层的尖凸部相互粘接,所述第二表层纸与所述瓦楞纸结构另一侧外层的尖凸部相互粘接。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表层纸设置为面纸或箱板纸,所述第二表层纸设置为面纸或箱板纸。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特定工艺设计,生产出一种新型多层复合瓦楞纸板,其中叠加的瓦楞中间层之间峰尖相对并直接连接,无需额外设置芯纸层也能满足高强度性能要求,并且生产时只需峰尖过胶,大大降低了单位面积的需胶量和需纸量,凸显成本优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产成本高、能耗大等技术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的瓦楞纸板,纸板材料除了可使用普通箱板纸以外,还可使用可适应于印刷设计图案等的面纸材质,包括单张面纸和卷筒面纸,使得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满足各种场合下的包装需求。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强度、低成本、适应范围广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包装纸板技术领域。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如图1所示,一种瓦楞纸结构,包括至少两层瓦楞纸1,所述瓦楞纸1由若干并排连
接的瓦楞单元10组成,所述瓦楞单元10由两个对称连接的支撑部101组成,每个所述瓦楞单元10中两个支撑部101的连接处以及相邻两个瓦楞单元10的连接处均形成尖凸部102,相邻两层所述瓦楞纸1相对一侧的尖凸部102对应直接连接。
31.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101为曲形结构,以形成类正弦函数曲线.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3所示,包括第一表层纸2、第二表层纸3,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瓦楞纸结构,所述瓦楞纸板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层纸2和第二表层纸3之间,且所述瓦楞纸1的设置层数n=2。
35.在本实施例中的瓦楞纸板,两层瓦楞纸1之间的尖凸部102相对并直接连接,无需额外设置芯纸层也能满足高强度性能要求,降低了单位面积的需纸量;此外,在纸板生产时只需在瓦楞纸1两面的尖凸部102处进行过胶,降低了单位面积的需胶量,并且生产流程相应得以简化,从而充分凸显了成本优势。
3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表层纸2与所述瓦楞纸结构一侧外层的尖凸部102相互粘接;所述第二表层纸3与所述瓦楞纸结构另一侧外层的尖凸部102相互粘接。
40.在本实施例中,瓦楞纸板的材料除了可使用普通箱板纸以外,还可使用可适应于印刷设计图案等的面纸材质,包括单张面纸和卷筒面纸,使得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满足各种场合下的包装需求。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实施例二中瓦楞纸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步骤一,第一瓦楞成型工序:原料纸板传输至第一瓦楞成型工位处,在第一瓦楞辊和第二瓦楞辊的配合下成型第一瓦楞纸;
44.步骤二,第二瓦楞成型工序:原料纸板传输至第二瓦楞成型工位处,在第三瓦楞辊和第四瓦楞辊配合下成型第二瓦楞纸;
45.步骤三,第一涂胶工序:第二瓦楞纸从第二瓦楞成型工位传输至第一涂胶工位,第一涂胶组件对第二瓦楞纸朝向第一瓦楞纸的峰尖处进行涂胶;
46.步骤四,尖对尖工序:第一瓦楞纸和完成涂胶的第二瓦楞纸一起传输至尖对尖工位处,在尖对尖工位处的粘接通道内第一瓦楞纸的峰尖和第二瓦楞纸的峰尖分别在第一瓦楞辊的齿顶和第四瓦楞辊的齿顶作用下尖对尖粘接到一起形成双层瓦楞纸;
47.步骤五,第二涂胶工序:步骤四中得到的双层瓦楞纸传输至第二涂胶工位处,第二涂胶机构对双层瓦楞纸朝向第一表层纸一面的峰尖处进行涂胶;
48.步骤六,第一表层纸粘接工序:第一表层纸放卷工位处的放卷辊对待与双层瓦楞纸粘接的第一表层纸进行放卷,步骤五中完成涂胶的双层瓦楞纸传输至第一表层纸粘接工位处,并与传输至第一表层纸粘接工位处的第一表层纸进行粘接形成三层瓦楞纸,三层瓦楞纸在牵引组件的带动下向后传输,传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烘干;
49.步骤七,第三涂胶工序:三层瓦楞纸传输至第三涂胶工位处,第三涂胶机构对三层瓦楞纸的另一面的峰尖处进行涂胶;
50.步骤八,第二表层纸粘接工序:第二表层纸放卷工位处的放卷辊对待与三层瓦楞纸粘接的第二表层纸进行放卷,步骤七中完成涂胶的三层瓦楞纸传输至第二表层纸粘接工位处,并与传输至第二表层纸粘接工位处的第二表层纸进行粘接形成四层瓦楞纸板,四层瓦楞纸板在牵引组件的带动下向后传输,传输的过程中对其进行烘干。
51.通过本实施例的特定工艺设计生产出的新型多层复合瓦楞纸板,保持强度性能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充分适用于大型工业化生产。
53.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54.作为优选,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部101为线性结构,以形成v形的瓦楞纸b12。
56.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五与实施例四的不同之处在于:
57.作为优选,如图5所示,至少两层所述瓦楞纸1为瓦楞纸a11和瓦楞纸b12的组合。
59.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区别点;该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五的不同之处在于:
60.作为优选,至少两层所述瓦楞纸1的高度相等,或如图6所示,至少两层所述瓦楞纸1的高度不相等。
62.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六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六的不同之处在于:
63.作为优选,相邻两层所述瓦楞纸1相对一侧的尖凸部102之间的跨度相等,或如图7所示,相邻两层所述瓦楞纸1相对一侧的尖凸部102之间的跨度成倍数关系。
65.一种四层瓦楞纸板,如图8所示,包括第一表层纸2、第二表层纸3,还包括实施例一、实施例四至七任一所述的瓦楞纸结构,所述瓦楞纸板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表层纸2和第二表层纸3之间,且所述瓦楞纸1的设置层数n≥3。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opyright © 2023 双赢彩票(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备案号:冀ICP备13005834号网站地图